0   /   100

迎接能源的新時代 創造新時代的能源

開始閱讀

專訪台灣捷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田村晃一

刊登於WindTAIWAN離岸風電雜誌 2020年12月號

2019年1月,台灣捷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ERA Energy Taiwan Co., Ltd.)正式成立,是日本發電量最大單一能源企業捷熱能源(JERA Co., Inc.)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日本捷熱能源則是於2015年由日本最大電力公司「東京電力」(Tepco)及第三大電力公司「中部電力」(Chubu)合資成立,結合了日本國內及海外能源事業能量,業務從最上游的燃料開發、採購至下游的國內外發電業,含括了整個能源價值鏈。

捷熱能源的標語是「新時代的能源」,J代表日本,E代表Energy,Era則為時代,既可以理解日本能源的新時代,也可以被理解為打造最符合時代趨勢的能源解決方案。捷熱能源除了傳統火力及燃氣發電事業,也逐漸擴大四大策略領域再生能源範疇:包括固定式、浮動式離岸風電、陸域風電、太陽能以及能源貯存新技術研發包括儲能裝備與氫能。

如同歐洲過去從事傳統能源的燃煤、燃氣大廠,為了因應時代以及各國極具企圖心的再生能源目標,捷熱能源也與國際和日本政府同步接軌,宣布「2050零碳排目標」計畫。透過靈活彈性調度再生能源與潔淨天然氣發電,為不同地區和國情量身打造能源發展藍圖,並且同步開發與時俱進的新技術,推動綠能社會,捷熱能源從自身做起,以日本總部為中心,逐步實現零碳排目標,終極目的是在2050年達成企業零碳排的新里程碑。

捷熱能源積極開發多元再生能源專案,在歐洲、亞太、印度地區都與最頂尖的開發商合作,截至2020年三月份的統計,捷熱能源與國外開發商共同合作的再生能源專案淨發電量已超過1.1GW。

在台灣,捷熱能源在進入台灣離岸風電市場之初,就參與建造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持股32.5%。並陸續參與了目前正在興建中的「海能離岸風電計畫」(Formosa 2)持股49%,以及已經通過環評正等待下一階段區塊開發競標的「海鼎離岸風電計畫」(Formosa 3) 持股43.75%。兩個專案中捷熱能源均為最大股東。事實上,捷熱能源與台灣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4年,

當時與台灣台汽電、台糖、中華開發、兆豐銀行攜手完成彰濱天然氣發電廠及豐德天然氣發電廠,2009年也繼續投入開發了星元天然氣發電廠,算起來在台灣扎根並且實際合作的時間已將近二十年。

台灣捷熱能源未來在經營既有的天然氣能源事業的同時,也將持續在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專案,期盼強化台日天然氣與再生能源技術與開發經驗的交流,並且訂定攜手與台灣共同發展更穩定、潔淨且經濟的能源。

台灣捷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田村晃一(Koichi Tamura),是同時兼任台灣第一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董事長、正在建造中的海能風電董事長,民營電力公司星能電力公司、星元電力公司及森霸電力公司的董事,以及2020年度台北市日本工商會理監事暨能源部會長。田村晃一先生深耕能源領域30餘年,在日本最大電力公司—東京電力公司任職期間,曾派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及印尼等國多年,參與多項火力發電,海水淡化與燃氣發電專案開發。對於能源專案的開發、工程管理及運維具有豐富經驗,並對亞洲能源市場有獨到觀察。

「日本政府公告的目標是要在2050年達到全國零碳排。身為日本供電規模第一的能源公司,我們不僅理解,更深刻體會能源轉型對於政府與能源開發商所帶來的挑戰性。就目標來說,捷熱能源的企業零碳排目標和日本政府是一致的,我們在開發再生能源事業的同時,很樂意與政府合作,一同為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田村晃一說道。他表示,涉及能源開發的專案,從規劃到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牽涉眾多基礎建設相關的重大決定。他進一步強調,「台灣政府訂下了長期能源政策目標與施行決心,但也因為能源轉型的挑戰極大,能源政策與施行方針的「一致性」更形重要。捷熱能源是一家100%的民營能源公司,這意味著我們的股東與投資決策,必須與政府能源政策相輔相成。當政府的能源政策穩建具有一致性,開發商就能放心進入再生能源領域,為政府訂下的目標做出具體貢獻。特別是現今我們處在綠色能源的新時代,保護環境,這是我們共同的挑戰,更是全球的挑戰,政府與開發商的攜手合作將會是達成能源目標的關鍵推手。」

談到財務面向的考量,他表示,專案開發所得到的財務支援主要來自銀行和基金。進行專案融資,由開發商承擔股權風險,大約70%至80%的比例來自銀行端。在當前形勢下,銀行會另行針對風險進行分析,當風險降幅較低,銀行才願意進行貸款支援。

「每一個開發專案都是巨大的投資,需要鉅額資金參與,且多為長期貸款,因此銀行的支持非常重要。而由於風場專案涉及長期資金投入作為一個公用事業參與者,我們的投資政策不僅著開發,更得維持專案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風場施工完成前後都一定要參與定檢運維的原因。從過去火力發電廠的經驗,我們了解電廠的穩定度仰賴日常可靠的細節執行。對於離岸風場,我們在建造過程中安排了品質檢測,風場完成後則有固定運維流程,連一個螺栓都不放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確保風場的可靠性和運轉,才能很大程度確保當風場面臨颱風或地震發生時,風場一如往常順利運轉。這種日常或一些特殊情況的關切是必要的。這是我想強調的重點,風場運維的管理能力和財務的支持相輔相成。」田村晃一表示。

長期穩定的電力供應仰賴政策的穩定和一致

談到從日本商的角度,是如何看待目前台灣能源轉型,據田村晃一觀察,政府有政府的目標,身為能源公司也有能源公司的目標和期待必須被滿足,實務上其實就是讓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朝著這個目標邁進。然而,也必須反問自己,在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政府如何去監督這個機制? 當前的挑戰又是什麼?「從能源公司的角度上看,我們著重的不只是在於投入資金把風場『開發』完成。能源公司看重的是長期穩定的電力供應,同時兼顧零碳排和事業開發。如何能兼顧這三個目標且同步發展,政策和開發環境的穩定就很重要」田村晃一觀察道。正因為本身從事能源開發,當像捷熱能源這樣的一個國外能源企業要進入海外市場前,並不只看短期開發這三五年,更必須把眼光放遠至長期穩定的運維,納入日本務實穩健的經營觀念,同時考量在地政府政策、並不忘朝目前日本政府及全球都在致力達成的零碳排目標邁進。為了與在地環境共生共榮,需要非常完整的思維過程,畢竟,捷熱能源已經在台灣深耕長達16年之久。

談到開發區域重疊,田村晃一也坦率地分享他的看法:「在商業環境裡,競爭是開放的,但我想強調的是「公平競爭」。在第二次遴選階段,只有通過環評的開發商可以申請開發該場域。現在情況更加複雜,似乎每個開發商都可以申請。面對離岸風場這樣規模龐大的開發案,改變初始基礎規則的影響重大,將可能導致開發商無法繼續堅持開發、甚或無法繼續配合政策。所以我認為與政策目標一致且公平競爭的規則,對於吸引開發商投資意願至關重要。此外,我們理解也十分支持台灣政府預計未來5年能比原訂目標多10GW裝置容量的目標,但這也意味著政府必須想到是否有其他區域能滿足未來所將要開發的容量。因此,我建議政府應該鼓勵開發商探索其他適合開發的場址。」他強調,不能僅專注於現有的區域,而要擴大和探索更多的潛力場址,才有機會達到2035年的開發目標。

從這個議題來看,政策的穩定和一致就突顯其重要價值。當所有的開發者都很早進來市場,大家也都為了長期發展而來,如果政策有變動,對於想要長期發展的廠商來說,將很難就不穩定的因素進行長期規劃,也就難以跟上政府期待的開發時程,這點對於任何產業而言都相同。

第二階段遴選規定必須先通過環評的廠商才有優先開發權,目前開放開發商針對同一場址重複申請環評就是政策不穩定之下的一個挑戰。對於整體政策目標來說也存在衝突。當今天政府訂下目標預計未來10年再開發10 GW,如果眾家開發商都只在已劃定的既定區域打轉,未來如何達到10GW開發目標?而此般激化開發商間的競爭,更可能造成寡佔市場,對於產業蓬勃發展並無助益,也降低了對國外投資的吸引力。因此,若已立下了積極開發的遠程政策目標,現在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必須要務實地去朝向目標邁進。

「時機是重要的。我們看到台灣在亞洲離岸風場開發已經扮演領導角色,而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正急起之追,捷熱能源已在台灣深耕多年,也已投入三個離岸風電開發案,我們希望台灣能夠保持領先,並希望政府能有長遠、通盤的考量。例如在『維持發展秩序』這部分。蔡英文總統曾強調希望台灣能跑得快,保持這個領先地位,那首要就是確保開發秩序。此外,我們希望政策規劃可以強調以下三個部分。第一,基礎設施,畢竟現在的風機逐漸大型化,是否有相應的環境組裝和存放;第二,智慧電網。我們需要考慮在長期的規劃下,是否有穩定且足夠的電網系統以支援能源轉型。第三就是財務面,在地化是我們的重要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們需要考慮當選擇更多的在地夥伴時,勢必會減少外資支援。因此,我們還需要思考如何改善台灣的融資環境,以利全力支援在地化。」

台灣與日本 相近的能源轉型挑戰

田村晃一認為,歷史上,台灣和日本有著密切的聯繫。從基礎設施、城市發展、到土木工程,可以說台灣和日本的很多基礎介面條件非常相似。「所以,何不我們雙方多加強討論?這也是我們希望實現的,如何在非常相似的基礎上合作,進一步討論如何增加電力和提升輸配效率。面臨能源轉型,開發新能源項目極具挑戰性。放眼國際,我們可以發現有些政府非常支持,比如在歐洲,他們積極傾聽開發商的聲音,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政府也一同討論支援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台灣,政府立下了有野心的目標,也很積極溝通。這對所有海外開發商來說相當有幫助。再者,由於再生能源正在發展中,需要穩定的備援能源。以日本來看,天然氣就是可穩定供給的備援協調方案,未來則可再搭配發展儲能裝置、甚至氫能來建立更穩健的能源系統。電力調度有許多不同的配套和選擇,但我認為以發電角度來說,可以從使用者,也就是需求端進行考量配套。在日本,引進再生能源所帶來的挑戰,也包含區域電網如何透過智慧電網整併太陽能或其他類型的能源進來。我認為,日本期待著這種機會,藉此轉型。在台灣,同樣也面臨相似的能源轉型挑戰,所以台日雙方是可以更密切地交流,一起激發出更多的想法。」田村晃一提及。

他也強調,日本雖是100%自由電力市場,日本政府仍對所有電力公司加以規範,甚至要求輸配電部門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台灣與日本面對的能源轉型與挑戰這麼相似,都需要長期規畫與落實。帶著日本的發電經驗來到台灣,我們期待日本和台灣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和對話,也需要一致穩定的能源政策來共同建構未來更多的合作機會,這是有必要的。」田村晃一表示。

文章連結: http://www.windtaiwan.com/Article/ArticleDetail/182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